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一章 我们便是祖荫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按照规矩,科举第三天将要考的是诗赋,一篇赋,两首诗,今年当然也不例外。

    赋是由翰林院出题,题目倒也简单只有两个字:劝学。至于两首诗,一首由唐武宗亲自命题,以求贤为题,显示他现在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一首由国子祭酒柳公权出题,题目是雪化千山瘦,颇有些文人的雅气,算是今天考试最正常的题目。

    诗赋之间盘根错节,文体很是相似,可以用诗的格式来写赋。

    鱼恩用的是宋代一首诗做开篇,写了一首励志赋。

    朝为田舍郎,幕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太公钓渭水,尽数笑癫狂。一生不弃舍,得遇周文王。

    寒窑虽贫贱,自古出豪强。汉初有两杰,韩信与张良。

    陈平力不逮,矢志仍难放。但以得时机,依能扶汉皇。

    卧龙居草庐,经纬心中藏。有贤昭烈帝,慕名寻子房。

    武子贫囊萤,积学可斗量。一朝借弱势,得以助沧桑。

    早立鸿鹄志,勤学把苦尝。读书争旦夕,如愿终以偿。

    一首赋写完,剩下两首诗对于他来说十分简单,有大把名作排着队等他抄袭。

    求贤诗就借用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至于雪化千山瘦,注重的是一种意境,讲的是春雪融化,山也像是瘦了一圈。这首诗可以写雪,但必须是春雪。可以写春,但必须是早春。忽然想起一副对联,便也毫不客气的借来用用:雪化千山瘦,风吹万树高。溪流得潺潺,大江浪涛涛。

    因为没有过多的东西让他借用,今天花的时间自然有些多。等鱼恩交卷的时候,已经日薄西山,晚霞盈门。走出考场,鱼恩本想乘车直接回家,却不料有人将他的去路拦住。

    “给驸马见礼。”

    看见来人鱼恩一愣,不明白王铎在这里等他有什么事情。出于礼貌,拱手回礼问:“昭范可是在等我?”

    点头表示肯定,然后满脸疑惑的问:“驸马可是想回家?”

    鱼恩点点头,不明白他为啥要这么问。

    “莫非不知道敬天的规矩?”

    “敬天?”

    鱼恩还真不知道什么是敬天的规矩。其实这也不怨他孤陋寡闻,敬天在科举的历史上流传过一小段时间,自然不会被他这个后来人所熟悉。

    所谓敬天,取的是富贵在天之意。意思是科举考完,考生的努力已经尽到最大,剩下的事情便交给老天爷来决定。为了讨个好彩头,考生们考完科举,都会找一家酒楼,邀三五好友,摆上一桌丰盛的酒席,然后敬天三杯酒。流传到后世都知道考完试要犒劳下自己,却把先敬天的规矩给忘了。

    疑惑的转身看向郑粹,得到肯定的点头后对着他说:“家老,你先回去知会管家一声,莫让叔父久等,我与昭范去讨个彩头。”

    吩咐完,邀请王铎一起上车,然后奔着王铎的指引而去。

    ……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京城总会出现一处名叫状元楼的客栈或者酒肆。一到科举之时,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那里总是人满为患。倒不是因为状元楼出过多少个状元,只是因为大家都喜欢听这个名字,讨个好彩头。

    作为大唐第一次秋闱最大的受益人,状元楼这些天是赚了个盆满钵满,今晚一众举子考完最后一科,老板当然要有所表示。无论你点的是山珍海味,还是粗茶淡饭,老板都会送上一份喜登科意思意思。

    状元楼并没有雅间,而是那种类似于戏院的布局构造,因为一楼设置戏台,经常请些名妓,戏子登台表演,为才子们助酒兴,算是那种古老的音乐酒吧。

    等众人坐定,身为发起者的王铎开始给大家介绍:“诸位兄台,这位便是义昌驸马鱼恩,今日应小弟之遥,与我等一同敬天。”

    虽然不被人熟知,但是鱼恩在权贵圈子里的名头可不小,因为他有个不安分的媳妇。听见义昌公主驸马的时候,很多人的脸上都不自觉的看向李玉,显然对于他们的风言风语都是知之甚详。

    假装没看见众人脸色的变化,王铎接着介绍:“驸马字本正,若是驸马原因,大家可以以本正相称。”

    这句话更多的是在征询鱼恩的意见,见到他点头后,王铎才接着介绍:“本正或许声名不显,但是他所做水调歌头相信大家都没少听吧!”

    听到水调歌头的时候,众人起身行礼,都说,本正大才,小弟佩服。

    介绍完鱼恩,开始给鱼恩介绍同桌其他人。

    李玉,司徒令,王诚自然不用多说,另外几人也是大有来历。

    一唇红齿白,眉清目秀,脸色蜡黄的清秀小生名叫郑从谠,出身荣阳郑氏北方,乃是节度使郑瀚的儿子。

    本来素未谋面的两个人,点头示意的时候,脸色却都有些不自在。为何?因为鱼恩的父亲冒认荣阳郑氏的事情可不是什么秘闻,现在两人见面多少会有些不自在。

    另一人名叫崔毅,字德才。当日在雅集上与鱼恩有过一面之缘。崔毅也不是普通人,博陵崔氏,父亲乃是礼部尚书崔蠡。崔氏有崔半朝的美誉,说的是清河崔氏与博陵崔氏入朝为官的人,占到朝堂上一半。虽然有些夸大的成分,但是清河崔氏着实显赫,博陵崔氏只是稍弱一筹。

    还有王欢鱼恩也见过,出身也是世家门阀,乃是山东琅邪王氏。

    最后一人名叫卢盛,字文昌,出身也是名门大户,乃是范阳卢氏。

    一番介绍,让鱼恩明白,这些人都是豪门望族出身,代表的自然是门阀士族。看众人自得意满的样子,能让自己坐在这里,不像是一种肯定,更像是一种恩赐。

    不只他明白,有人更是明白,甚至已经把这些刻印在骨子里,这人就是王诚。与以往一样,率先向鱼恩开炮的总是他。

    “昭范,此等聚会怎能随意请人?与寒门为伍,岂不是丢人?”

    “子信休要胡言,驸马乃是皇家人,皇家乃是陇西李氏一脉,怎能算是寒门?倒是一身旁这位司徒令,似乎并非望族。”

    身为鱼恩的邀请人,王铎这时候肯定要替鱼恩说话。只可惜他还是用出身反驳,看来高高在上的门阀身份已经融入这些人的骨子里。

    听见王铎这番话,司徒令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另外两人也跟着笑起来。

    等三人笑够了,李玉开口:“想不到昭范也有孤陋寡闻的时候。”

    原来司徒令本姓虺,乃是李唐皇族一脉。因为反对武则天而被赐姓虺。后来安史之乱时司徒令的祖父立下大功,位列三公,官拜司徒,被赐姓司徒。

    弄清缘由后,众人与司徒令从新见礼,虽然是同样的礼节,却比与鱼恩见礼正式许多,显然是把他当做自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