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一章 青春的碰撞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上面的内容出奇的一致,“校外打工、勤工俭学,既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又陶冶了我们的情操,让我们这新一代深深体会到了上一辈人的艰辛,我们一致认为这种行为是正确的。”

    “同学们,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这件事也就到此为止,可是在这里我也要奉劝各位同学,作为一名学生,当然是以学业为主,在不耽搁学习的基础上,可以适当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要看个人情况而定,不是一概而论。”

    放学后,周圆圆和张玉秀兴致勃勃的谈论起,杨子彤听到刘老师决断时的失望表情,心情极为舒畅,两个人叽叽喳喳的闹个不停。玉秀更是大声的朗读起,她这几天刚在周圆圆家看到的苏东坡的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哇!玉秀,你念出来的词很有味道?”周圆圆故意满脸崇拜的望着玉秀,可一双眼睛了却闪现着狡黠,玉秀还在那里自我陶醉着,“那还用说,我最喜欢苏东坡诗词的狂放,像我的性格,大刀阔斧的跟敌人进行战斗,看着把她打倒那一瞬间,心里真是痛快。我这样声情并茂的念着,当然会有味道了。”玉秀有些得意起来。

    张依曾有些哑然失笑,周圆圆父母给她买了许多书,可偏偏她就不是读书的料,一看见书就头疼,这倒便宜了依曾和玉秀,依曾大概翻了一下,除了这本《苏东坡诗词》之外,多是一些作文之类的书,没有多少意义,就把前生自己很喜欢读的这本书推荐给玉秀,还真难为玉秀能够看懂,这时候居然还能有感而发,念出这篇诗词。

    “玉秀,我还没有说完呢?我说的是苏老夫子的腐朽味道,你学的还真像!”周圆圆说完,就咯咯笑着跑了,玉秀一听这话,难免不依不饶的追过去,两个人又打闹成一片。

    张依曾只有在一边看着笑,以她二十多岁的心理年龄来说,是不可能和一些十几岁的小孩子打闹到一块,所以大家就只看到了她文静的一面,她在心里哀叹着,我也是身不由己啊!

    在杨子彤的告状事件消声密迹后,玉秀和周圆圆倒是风风火火的起了几个大早,可很快她们的兴致就过去了,只有张依曾每天坚持下来,这倒让周德福夫妇始料未及。一个月下来后,他们坚决按当地的工资,每个小时三角钱给张依曾付了工资。张依曾开始死活不要,圆圆妈正色的说道:“小曾,虽然你在我们心里就像自己的孩子,可你付出了汗水,就会得到回报,我们是不会沾你的这点光,要是你坚决不收,以后我们也就不敢再麻烦你了。

    张依曾这才收了下来,数了数竟然有二十块钱,把这二十块钱揣到怀里,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事实再一次证明,生活,只属于不屈服它的强者。如果自己不敢付出,又怎么能够换回收获?

    在这期间,张依曾也认识了周圆圆的奶奶和叔叔。圆圆的奶奶是不放心圆圆的起居,见现在有两名同学和她一块住,且这两个农村的孩子能忍让,性格也很活泼,学习又很好,样样都让她满意,这才安心的伺候儿媳妇的月子去了。

    倒是周圆圆的二叔周德禄,因为家里刚填了人口,家里一片乱糟糟的,他妈和丈母娘都住了过去,什么事也轮不到他做,他也乐得清闲,经常到他哥这边吃晚饭。这一来二去的,就和张依曾和玉秀都熟络起来。

    周德禄和他哥的矮胖不同,身材瘦高,一张方方正正的脸上,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的眼镜,很高很直的鼻梁,一张很宽大的嘴巴,看长相就是一副文质彬彬的,吃公家饭的样子。今年二十六岁的周德禄,是一个农业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因为没门路被分配到龙门镇的农科站上班。

    农科站是一个闲散单位,除了在龙门镇的大集上搞一下科学种田、养殖类的宣传,平时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这也难怪,自从改革开放的春风刮到这贫困落后的山区,有些能耐的人们都禁不住大山的寂寞,如雨后春笋般的涌向山外面大大小小的城市,怀着他们一个个的发财梦,到外面做大事去了。他们所在的这一片地域属于丘陵地带,田地多数是梯田,不能灌溉,庄稼人都是靠天吃饭。山上的其他资源倒是很多,可是山路崎岖难走,大部分都运不出来,这实在是个无可奈何的事。

    这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当无数人背井离乡的到外面,去寻找生活的出入时,许多有志发展家乡的热血青年,也只有暗暗地望而兴叹。周德禄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想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来改变山村的贫困落后。

    可到了农科站才发现,村民们大多都很固执,他们不愿意改变自己固有的生活方式,尤其在种田上,他们觉得自己劳作了一辈子的土地,自己比谁都熟悉。可以周德禄的眼光来看,农民种植作物,凭的是自己的经验,不愿意接受新技术,也不愿意和农科站上的公家人打交道,认为让没有种过地的外行人来指导,简直是对自己的一种侮辱,而且种什么作物都喜欢跟风。所以在农科站上班就成了一种闲职,除了每天看报纸和茶叶水之外,就是如何勾心斗角的为了争取一个升迁的机会,这与他开始的初衷简直是背道而驰

    周德禄虽然长相很严肃,可脾气跟他哥到差不多,喜欢热闹,很容易和人打成一片。每次来了就和孩子们除了偶尔关心一下她们的学业,就是神侃一些社会上流传的稀奇古怪的传闻。这让向来喜欢热闹的玉秀,和对新环境充满好奇心的依曾来说,虽然只有吃一顿晚饭的时间,却无疑是给她们枯燥的生活带来调剂,极大的丰富开阔了视野。

    周德禄无疑成了这里最受欢迎的人,张依曾和玉秀也都随着周圆圆叫他二叔,有一次依曾问圆圆,“你二叔是做啥的,怎么知道那么多的事?”

    “哎呀!你问他呀?我二叔在农科站上班,那里好像是什么事都没有,上班就是一帮子人在那里闲磨牙,你说还能练不出嘴皮子,我奶奶老嫌他烦,可我觉得二叔挺有意思的,是不是?”圆圆说道。“我也觉得你二叔挺好,听他讲故事就好象是听评书,一段一段的没有重复,真有趣!”玉秀也在一旁便是赞同。

    “农科站主要面对农村,龙门镇有十几个村子,怎么农科站上竟然没事可做?”亦曾在一旁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个,这个嘛?我也不清楚,等二叔来了你问问他,我可没空管他的闲事!”周圆圆说完这话,就赶紧拿起依曾的作业抄起来。

    张依曾坐在一旁陷入了沉思,农科站,不正式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的单位吗?看来自己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周圆圆的二叔,也许就是能够帮着自己发家致富的人?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