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九〇章 赵祯的心思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种植开来,这大宋的饥馑在便可以基本消灭,便能从根本上消灭那让大宋百姓从绵羊变成饿狼的可能性。

    而且百姓们的粮食多了,上交的税赋自然也就多了,到时大宋的国库就可以更加丰盈了。

    国内安稳,国库充盈,倒是便可以安心对付西夏和契丹这两个虎视眈眈的外虏了。

    这不是正是自己追求的嘛,赵祯心里想道。

    一念及此,赵祯便一刻也等不及的、迫不及待的让政事堂派人去查勘这种亩产十石的粮食作物的是否真得属实。

    若是真得有此亩产十石的粮食作物,自己何惜一个爵位!

    何况大宋的爵位本就是用来笼络臣子用的,又不是世袭罔替的,俸禄又不高。多封几个爵位,对大宋毫无压力,反正这些臣子到时会身死爵除,负担一点都不大。

    若是真有亩产十石的高产粮食作物,这完全可以算是旷世之功。如此大功,就是封个开国公也不为过。(大宋公爵比较多,有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国公、郡公大多为宗室近亲的封爵,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等才是现任或前任宰相或是朝廷重臣的封爵。)

    当然,给进献这种高产作物的人封开国公,赵祯也只是想想罢了。虽然大宋是赵家天下,但是那帮自诩和赵家共治天下的士大夫,是不会同意的。

    那些大臣们费劲心血,寒窗苦读十数年,才得以出仕,又宦海沉浮几十年,才侥幸得以混到高位,得以封爵。若是一个人凭借进献这么一种高产作物,便得以封公,和他们并列,那这爵位岂不是太不值钱了,抑或是他们的努力太不值了?

    其实以赵祯看来,这进献这种高产作物的人,比一个宦海沉浮几十年,却没做过什么造福子民的事情的高官,还真的更值得封一个公爵。

    当然,赵祯作为一个成熟的、驾驭大宋朝堂二十多年的大宋官家,自然不会为这事儿和那帮文臣们较劲。不然,就算自己给那进献高产作物的人一个开国公爵,估计那人也会分分钟被那帮文臣们玩死。毕竟就连赵祯自己这个大宋官家,都对那帮有这“免死金牌”的文臣们退让三分。很多事上为了少挨喷,都对那帮文臣们妥协。

    唉,太祖定下不杀士大夫的规矩,本是为了让文臣们更加卖力的为维护大宋统治尽忠,防止前唐末年那种藩镇割据的情况出现。但是到了如今,虽然这帮文臣确实抑制住了武将们,但也正因为此,着实让这帮们文臣们越来越过分了。

    就比如这次岭南之乱,以赵祯的意思,自然是让狄青带西军南下,以雷霆手段,迅速犁庭扫穴,剿灭侬智高。

    可是那帮大臣不信任任何武将,又自负他们文臣可以搞定这事儿,最终选了一个将门出身的文官杨畋出马。

    文臣们觉得他们能搞定侬智高,可是如今的结果却是:杨畋南下经略岭南,到现在也无寸进,只是龟缩不出,岭南依旧在继续糜烂。(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