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三十五章 旅游文化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了。”

    猪下崽的能力很强,一窝怎么说都要10-20头吧?保暖措施做好了,生存率还是蛮高的。

    “嗯,那行,肥水不流外人田嘛。”刚出口,略微觉得有些占冯晓琴的便宜,止住口来,观察冯晓琴没什么反应,便放心了,可能也是遭遇了过多的蛮不讲理的女性,有了一些心理负担了吧。

    冯晓琴的个性温婉,善解人意,不会曲解某一句话,从而翻脸。这样一来朱仁明就不必畏首畏尾,说句话都要想半天的处境。

    可能是不太理解这句话的隐藏的含义,冯晓琴掩嘴一笑,开始介绍了家乡的景物、趣事、美食。

    一般旅游的人都要去县城打一圈,而在哪是无法品味真正的侗家文化,县城里基本上是汉人居多,文化也以汉文化为主导。

    要体验真正的少数民族的魅力,侗寨则是首选,冯晓琴的家乡位于四江县的程阳八寨,是一个大的村镇聚落。

    有世界最美桥梁之称的风雨桥连接着侗寨村民们的出行,也正是这座桥梁享誉世界,各地游客纷纷前来一览,里面的一个村寨,已经被彻底改造成了旅客胜地,冯晓琴的家在八寨北端,并没有受到波及。

    可能也是没有纳入县城一级景区范畴改造计划中,生活经济上依旧没多大改善吧。至少没得到国家的补偿款,保持了侗族人原有的生活面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吃酸鱼、酸鸭,穿侗布制成的服饰,载歌载舞,食糯米喝米酒,住吊脚楼,养家畜。

    听着听着,朱仁明有些困了,把座椅吊下了,迷迷糊糊睡了过去。冯晓琴一伸粉舌,头枕着窗边闭目养神。

    桂市到四江的路况比较复杂,出了市区,一路行驶,直达班车的司机驾龄都是很长的,专业技术过硬,这条路线开了不下七八年。

    贾师傅这天刚上午睡了几个小时,精神头十足,开得很平稳,保持在80码的速度行驶在蜿蜒平坦的二级柏油路上。

    行进一隧道,这个隧道始建时间不长,并没有安装灯光,只有反射涂料,开了大灯的贾师傅,放慢了速度,突然前方连闪大灯,贾师傅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班车行驶的位置没超过黄线啊!

    “打你妹的灯!”贾师傅眼睛连续被高瓦数的大灯闪了几下,有些眩目,瞥了后视镜,一道灯光闪现,左向灯一直在闪!

    “超车?这小子有病!”隧道里本来就窄,视线又不好,交规明确规定了隧道内不容许超车!在贾师傅后方的车完全是新手!

    怪不得前面的车一直在闪,原来是警告尾随的车子别乱超车,也不知道是迎面而来的汽车闪过头了,致使后方要超车的人火气上了,不管不顾!超车!贾师傅连忙往右侧移了一下,尽管如此,空间依然很窄。

    放到了60码的贾师傅因为车体过大,把握难度较大,两旁的距离目测出现了偏差,车轮边沿刮到了隧道的区别人行道与机动车的花岗岩之上。(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